无机盐工业
主管: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办: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
ISSN 1006-4990 CN 12-1069/TQ
首页 > 行业动态 > 专家声音│今年碳酸锂价格维持15万-20万元,应通过盐湖提锂工艺降本
专家声音│今年碳酸锂价格维持15万-20万元,应通过盐湖提锂工艺降本
文章来源: 矿业界     发布日期: 2023-06-26    浏览: 14904

在6月9日四川宜宾举办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苗圩表示,我国盐湖锂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特别是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碳酸锂的工艺潜力巨大。目前,盐湖提锂工艺技术正日趋成熟,其成本大概在每吨5万元左右,因此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工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早日形成生产能力。同时,还要落实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

加强四川省锂矿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既要有政策、科学规划保障,又要有专业技术作为支撑。据了解,今年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并明确指出,到2025年四川省锂矿石年开采总量将达到100万吨,较2020年增长50%;到2035年,将形成川西锂矿等产业集群。同时,四川省将重点加强川西北稀有贵金属勘查开发区,优化川西锂矿矿业权设置,积极推动甲基卡、可尔因地区锂矿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开发利用,加强锂辉石矿铍、铌、钽等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研究,有序推进国家级锂资源基地建设;优化川西北锂矿勘查开发布局,引导矿山联合重组,依托“飞地经济”模式,推动锂矿高质量开发;鼓励和支持川西北锂矿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推进川西北锂矿高效利用,加大铍、铌、钽等共伴生稀有元素综合利用科技攻关,促进绿色锂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保障、规划护航,使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要素拧成一股绳,为四川省建设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酸锂价格今年内或将保持在15万-20万元/吨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目前是动力电池领域最为主流的两种技术路线。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成本、性能、安全性等达到较好的平衡,因此广受市场青睐。2021年以来,随着锂资源、锂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飞速上涨。统计显示,2019年6月,三元电池装机量占比75%,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只有25%。但是,近两年却发生逆转。今年第一季度,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已达68.2%,三元电池仅占31.7%。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为例,2021年年初,碳酸锂市场价格大概为5万元-6万元/吨左右。但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碳酸锂价格一路高涨,2022年最高时已近60万元/吨,增幅逾10倍。

过去两年,碳酸锂价格为何会出现大幅上涨?苗圩分析认为,锂盐等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既受到上下游供需错配的影响,也存在部分市场投机炒作的因素。同时,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动力电池企业及新能源汽车企业,使动力电池厂商,以及整车企业感到“压力山大”,而价格的上涨也导致新能源汽车成本上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2022年年底至今年4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开始大幅下滑。今年4月26日,国内碳酸锂现货价格跌至17.65万元/吨,较去年11月中旬最高时的56.75 万元/吨跌幅高达68.9%,工业级碳酸锂价格更是最低下探至13.5万元/吨。随后,碳酸锂价格一路回暖,截至6月9日已升至31.3万元/吨(如图),较今年4月的最低值增幅达77.3%。业内认为,碳酸锂价格的回暖是产业链上、中、下游供需紧张关系缓解所致。经历了大幅涨跌后,未来碳酸锂价格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苗圩分析预测,今年碳酸锂的价格大概率会保持在15万-20万元/吨区间内。


拓展锂相关产业市场需加强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需求不断增长,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目前已成为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最大的储能技术。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拓展锂电池产业市场势在必行。

苗圩表示,未来,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应对气候变化、加速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早已成为全球共识,动力电池因在新能源汽车碳排放中占比高,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动力电池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也表示,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动力电池的发展可以帮助各国摆脱气候变暖的恶性循环。而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生产和研发方面是全世界的领导者,四川省,特别是宜宾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愿意支持中国建立共同发展的平台,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政企合作,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

企业方面,为保障电池生产所需的上游关键资源及材料供应,不少企业通过自建、参股、合资、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锂、镍、钴、磷等电池矿产资源及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宁德时代,海外锂矿布局已遍及北美、澳洲、非洲和南美四大洲,海外镍钴资源则分布于印尼和刚果(金)。锂矿龙头赣锋锂业,更是早在2011年便已在海外布局,该公司不仅在非洲有锂辉石矿,还积极向南北美洲的锂黏土矿和锂盐湖资源进军。

动力电池市场领域,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稳步开拓国际市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累计出口68.1GWh。宁德时代、远景动力、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多家电池企业均加快了国际化步伐,提升海外车企配套能力。面对锂矿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苗圩指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正带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因此,未来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要把握好发展主动权,在牢牢占据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拓海外市场,同时还要注重品牌营销,避免低价同质化竞争。